11月17日下午14:30,由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张玲老师举办的“校园压力爆破计划:一场会打鼓就能玩的解压派对”在郑州校区B203如期举行。没有复杂的规则,没有沉重的说教,在轻快的氛围中,来自不同学校院系的20多位同学围圈而坐,开启了一场“非正式却极认真”的心灵对话,这不仅是一次音乐体验,更是一场关于情绪释放、自我觉察与人际连接的心灵之旅。
一、“别卷了,来敲点真的!”——我们用节奏说道理
开场暖身环节,为了快速打破陌生感,营造温暖的团体氛围,张玲老师带领同学们体验了“花样握手接龙圆圈按摩”“连环表达性自我介绍”等团辅游戏。游戏过程中,社恐不再是壁垒,沉默不再是障碍,大家真正体会到,在团体里,我们既是付出者,也是收获者。


随后张老师巧妙融合了柯达伊音阶手势与节奏律动,通过音高与动作的联动,不断的唤醒大家身体的音乐感知力;鼓圈体验正式开启时,张老师以即兴节奏为引,带领大家从简单的节奏开始,逐步叠加层次技术,用节奏织就了一场温暖的场域,不断构建出属于这个团体的独特“交响乐”。有人用力敲击,释放积压已久的学业压力;有人轻柔回应,像在安抚内心的不安;也有人在即兴段落中勇敢“Solo”,赢得满堂喝彩。

“原来不用懂乐理,也能创造出这么动人的声音。”一位参与的同学感慨:当所有人的节奏慢慢同步,我感觉自己的心跳也和大家连在了一起,那种“颅内高潮”真的存在!这正是鼓圈的魅力——它不追求完美,却成就共鸣;不要求技巧,却激发创造。在集体即兴中,每个人都是创作者,也是倾听者。我们用鼓声表达情绪,也用沉默回应他人。

二、不只是打鼓,更是心灵的“Reset键”
活动尾声,大家围坐分享感受。有的同学说:我本来是抱着来试试看的心态来的,结果发现,敲鼓的时候,脑子里的杂念真的安静了;也有同学坦言:好久没有这么纯粹地笑了,原来快乐可以这么简单。这正是我们举办活动的初心,给同学们一个合理释放情绪的空间,一次不尴尬的社交尝试,一场属于自己的动态冥想。

三、感谢每一位勇敢到场的你
感谢所有同学的信任与投入,让这场鼓圈不止于“玩”,更成为一次真实的心灵连接。虽然本次活动名额有限,但我们的“压力爆破计划”不会止步于此。未来,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将持续推出更多形式多元、内容走心的心理支持活动——用艺术疗愈情绪,用体验代替说教,用连接对抗孤独。

四、写在最后
你不需要会打鼓,只需要愿意尝试;
你不需要会表达,只需要愿意倾听;
你不需要完美,只需要真实地在场。
下一次鼓圈,我们不见不散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