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风轻抚过教学楼的窗台,五一假期正踩着细碎的光影向我们靠近。这是拥抱生活的黄金时段,却也容易在期待与现实的落差、松弛与收心的切换中,让情绪泛起涟漪。怎样才能让这段时光真正成为治愈身心的旅程,收获充实与快乐?收下这份心理调适秘籍,带你解锁五一假期的正确打开方式,将美好与成长尽数珍藏。
一、假期前:理性规划,拒绝期待过载
1.告别“特种兵式”计划
别一股脑把旅行、兼职、学习塞满假期日程,连轴转的安排只会让精力提前透支。预留灵活时间,说不定转角就能遇见好友组局的美食邀约,让惊喜自然发生。
2.作息“维稳”很重要
别因假期将至就开启“报复性熬夜”,刷剧、开黑到天亮。混乱的生物钟不仅会影响假期状态,还可能引发emo情绪。保持规律作息,才能元气满满迎接假期。
3.释放压力小妙招
用一场酣畅淋漓的夜跑挥洒汗水,或戴上耳机沉浸在冥想音乐中,将堆积的作业、考试压力打包清空,以轻盈的姿态拥抱即将到来的假期。
二、假期中:松弛有度,拒绝“摆烂式”放纵
1.别做“躺平达人”
虽然假期主打放松,但别让手机和被窝占据全部时光。出门走走,哪怕只是漫步校园,感受阳光落在肩头的温度,呼吸新鲜空气,心情也会随之明媚起来。
2.避开“行程刺客”
与其匆忙打卡网红景点,把自己累到精疲力竭,不如放慢脚步,深度体验一座城。打卡小众咖啡馆、探索街头巷尾的美食,用悠闲的节奏发现旅途的浪漫。
3.保持“成长续航”
每天抽出1-2小时阅读书籍、学习新技能,比如自学短视频剪辑、练习英语口语。悄悄提升自己,开学惊艳所有人,卷出别样风采。
三、假期后:元气重启,告别开学焦虑
1.提前“倒时差”
开学前1-2天,逐步调整作息时间,与开学后的生物钟接轨。不然开学首日顶着黑眼圈、哈欠连天,分分钟化身课堂“特困生”。
2.珍藏快乐碎片
整理假期拍摄的照片,写下的旅行日记,重温旅途中的温暖瞬间与美好奇遇。将这些快乐能量转化为开学动力,做回活力满满的校园“显眼包”。
3.立好新flag
为自己制定清晰的小目标,无论是每天阅读一小时,还是坚持健身打卡,有了目标的指引,学习生活都将充满奔头。
四、假期心理咨询值班
在这个假期,你有任何需要都可以随时联系我们,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将持续开展线上心理咨询服务,帮助同学们度过一个安心的假期。
1.预约方式
(1)添加河南应院心理咨询服务QQ号17*****924,发送“姓名+学院班级+手机号码”进行预约。
(2)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邮箱17151***@qq.com进行预约。
2.咨询方式
五一假期间采用腾讯会议或QQ语音通话等线上咨询方式,具体方式可在预约时协调。
3.值班安排

4.温馨提醒
除紧急情况外,请至少提前一天预约咨询;如需取消或变更咨询时间,请提前一天告知;若有紧急情况,可直接询问辅导员与我们联系。
五、校外心理热线
如有需要,也可以通过以下校外渠道,希望这些资源能够帮助到你。
1.全国青少年心理咨询热线:12355
2.北京回龙观医院心理危机干预热线:800-810-1117、010-829*****
3.启明灯—中国科学院大学心理援助热线:010-829*****、400-6525-580
4.上海市心理热线:021-962525
5.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心理援助热线:(+86)10674*****、(+86)400*****20
6.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“心心语”心理援助热线:027-858*****、027-12320-1-3
7.河南省心理援助热线:0373-70*****
8.奇才心理热线:0371-861*****、0371-229*****
愿这个五一,大家能在山川湖海的奔赴中治愈心灵,在书香墨卷的浸润里沉淀自我,在烟火日常的陪伴中收获温暖。当假期画上句点,带着积攒的能量重返校园,继续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故事。快把这份指南分享给好友,一起解锁超棒的五一假期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