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爱的同学们,寒假已经悄然走过一半的旅程!这段时间里,大家的假期生活过得愉快又充实吗?假期是放松身心、充实自我的好时机,怎样才能让假期时光更有意义呢?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为全体同学和家长们准备了一份实用的心理指南,全体应宝和家长们快来查收吧!
致家长
一、加强情感交流
鼓励您与孩子进行深入的谈心谈话,做到耐心倾听,了解孩子的经历、想法、感受和压力,让孩子感受到家人的关心和支持。
二、设定合理期望
根据孩子的兴趣和能力设定合理的学业和生活期望。过高的期望可能会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压力,而过低的期望则可能让孩子缺乏动力和目标。
三、培养兴趣爱好
鼓励孩子在寒假期间探索和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,这不仅可以丰富他们的假期生活,还能激发他们的内在潜能,提升自信心和创造力。
四、及时给予关爱
寒假期间,孩子们可能会遇到一些挑战和困难,导致情绪波动。鼓励您留意孩子的情绪变化,及时与孩子沟通,了解孩子的困惑和烦恼。
二、注重身体健康
鼓励孩子保持规律的作息,注重身体健康。您可以与孩子一起参加户外活动或体育锻炼,培养他们的运动习惯,增强体质。
六、共同规划未来
鼓励您与孩子一起探讨未来的目标与规划,为他们提供指导和建议您可以与孩子一起制定长期和短期的目标,鼓励他们为实现目标而努力。
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家长和学校的共同努力,建议家长主动加强与院部、辅导员老师的联系,深入了解孩子在校期间的表现和情况。同时,若您的孩子遇到心理上的困扰,您可以联系我们,老师会为孩子做好保密工作,及时给予孩子心理支持和辅导帮助。亲爱的家长朋友,再次感谢您对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支持,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将始终和您及您的孩子在一起,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!
致学生
一、保持规律作息
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,定时起卧,不要日夜颠倒。可制定一个大致的作息时间表,比如晚上 11 点前入睡,早上 8 点左右起床,让身体适应规律节奏,维持最佳精神状态。
二、坚持合理饮食
保持均衡的饮食结构,多吃蔬菜水果,避免过度摄入高油高糖高盐的垃圾食品,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营养,以支持良好的心理状态。
三、加强适度运动
运动能促进大脑分泌内啡肽和多巴胺,让心情愉悦、充满活力。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方式,如跑步、跳绳、打球、瑜伽等,每周坚持运动3-5次,每次30分钟以上。
四、进行学习提升
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,每天安排适量的学习任务,如阅读专业相关书籍、预习下学期课程、备考证书等。学习过程中注意劳逸结合,每小时休息10-15分钟。
五、培养兴趣爱好
利用寒假学习新技能,如绘画、书法、乐器演奏、视频剪辑等;或深耕已有爱好,如喜欢摄影的同学可以探索更多摄影技巧和后期处理方法,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。
六、参加社交活动
积极参与一些有益的社交活动和社会实践,如志愿者服务、参观博物馆、参加社区活动等,提高社交能力、拓展知识面,培养社会责任感。
亲爱的同学们,当察觉到自身产生消极情绪时,不要排斥或自我贬低,要先接纳自己的情绪。可以尝试通过欣赏音乐、阅读书籍、适度运动、绘画等方式转移注意力;也可以找家人、朋友倾诉,分享自己的内心感受,缓解消极情绪带来的负面影响。如果消极情绪已经严重影响到正常生活,要及时向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老师或者学院辅导员寻求帮助,也可以拨打全国统一心理援助热线 12356寻求帮助。
最后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预祝全体学生和家长新年快乐、万事顺遂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