虽然寒假易逝,但我们可以用来回味啊。春节期间,我们一般都会参与这些活动:包饺子、吃饺子、看春晚、贴春联、走亲戚、拜年、发红包、收红包等,
其实从心理学的角度看,正是这些活动,构建出了属于我们的“新年仪式”,而这种仪式感,可能已经提升了我们的幸福感。
今天,我们想带领大家从“仪式感”的角度,重新认识春节的各种讲究。
Ⅰ
仪式感是什么
1908年,法国人类学家范热内普首先提出了“仪式”的概念。
他认为人的生命总是存在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的转化,在转化的过程中需要一个仪式:
“每一个体的一生均由具有相似开头与结尾的一系列阶段所组成:诞生、求学、求职、毕业、结婚、为人父母……”
包括季节的过渡,譬如冬至、夏至、春分和秋分。
而“春节”作为一个大型仪式,便是为了帮助我们从旧的一年,过渡到新的一年。春节间的各种小仪式,比如看春晚、拜年、发红包、贴春联,也是为了加深整个“春节”的仪式感。
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不一样的、繁琐的小仪式,“春节”才能成为“春节”,才有“年味”。
Ⅱ
我们为什么需要仪式感
虽然大家都在吐槽新年的各种讲究,但其实,仪式感对于我们的生活有着深刻的意义。
仪式背后,是我们的愿望和需要。
长辈们过年给孩子们红包,是为了压住邪祟,期望新的一年孩子们可以健健康康。元宵节吃汤圆,挂花灯,更是体现出我们对于“团团圆圆”的祈盼。
这些仪式的背后,都有我们一些渴望被满足的需要和愿望。我们希望可以通过仪式的方式,来实现这些需要和愿望。
仪式是一种自我暗示,有助于我们达成目标
每年初一,一些老人们会去祈福,你问他们,这么去祈福,愿望真的能实现吗?老人们会回答说:“心诚则灵。”
从心理学来看,“心诚”确实有助于我们实现一些愿望。
“心诚”,意味着我们有强烈的动机去做某件事,动机会激励着我们的行为,去为实现愿望做最大的努力。这其实是一种自我暗示。当我们沉浸在仪式的氛围中,更容易受到这种自我暗示。而这种自我暗示的核心,是“相信”。我们相信仪式可以帮到我们,保护我们,我们相信自己确实变的更有力量,有能力可以去达成愿望。
Ⅲ
通过仪式感提升幸福的前提
是我们“真正的认同”
我们总嫌弃现在年味越来越淡:随着时代的变迁,许多传统的新年仪式逐渐丧失了带给我们感动的能力。
但不管是热闹的人群,还是复杂的程序,都不是带给我们“年味”的必要保证。
因为,仪式感必须是发自内心的,是我们自己所认同和相信的。
所以,仪式感是一种内在的自我体验。
这种内在的体验可能会让你感受到:爱,思念,回归,新生等等。而我们体验到了什么,在于我们究竟赋予仪式什么样的价值。
跨年时,我们会不由自主的总结过去一年做了什么,为新的一年设立目标,我们会体验到新的一年,新的开始,一切都很美好。
所以,处于新学期开始的我们,是否也应该做一些仪式感的事情呢?比如:定个学期目标、列个学习计划、给自己提几点要求、要通过哪些资格考试……通过做这些有仪式感的事情,让你明确自己的愿望和需要,通过“心诚则灵”的自我暗示帮助我们更好的实现这些愿望,达到自己的目标。